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王仁宏)为深入推进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提高资源化借助水平、推进行业优质进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大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提出了具体部署需要。近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围绕《建议》颁布背景、意义、内容等进行解析。
该负责人表示,《建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筑垃圾治理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以后一个阶段推进建筑垃圾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对全方位提高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水平具备要紧意义。
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修订《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建议》,指导各地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借助。
在各方的一同努力下,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获得了肯定进展和效果。现在,已组织35个城市拓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探索加大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方法办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强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已支持资源化借助项目设施建设92个。去年年底在国内,组织拓展为期3个月的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期间,全国共查处违法处置案件1900多件、违法运输案件3.5万件、违法倾倒点位3100多个,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私拉乱倒、无序堆放多发频发的势头。
“目前,治理工作还处于开头起步阶段,各地仍存在排查整治不到位、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全过程监管方法不足等问题,需要大家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从根本上推进问题解决。”上述负责人表示。
《建议》提出了“四个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治理相结合;
二是坚持存量治理与增量控制相结合;
三是坚持有效处置与资源化借助相结合;
四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建议》明确了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阶段性目的:到2027年年底前,各地要完善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健全建筑垃圾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规范得到有效落实,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资源化借助率达到50%以上,基本形成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
在主要内容方面,《建议》对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采集、贮存、运输、借助和处置每个环节,提出具体管理需要。
一是加大源头管理。《建议》提出,各地要进步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和全装修出货,将建筑垃圾减量、运输、借助和处置成本纳入工程造价,推行建筑垃圾分类采集、分类处置,因地制宜推进建筑拆除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借助一体化,并明确装修垃圾投放、收运管理需要,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
二是强化运输监管。针对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存在“小、散、乱”现象、运输汽车缺少监管设施、违法运输时有发生等问题,《建议》明确,各地要拟定建筑垃圾运输汽车、船舶北斗卫星定位、密闭装置、安全配置、数据传输等技术监管需要,引导运输单位合理配置运力,强化运输行为监管,依法吊销紧急违法运输单位处置核准证,促进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健康进步。
三是规范末端处置。《建议》需要,各地要把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用地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按期完成规划内借助、处置设施建设任务,并结合实质支持设置临时借助、贮存设施,确保建筑垃圾借助、处置固定去处。
四是推进资源化借助。为鼓励资源化借助,《建议》提出,各地要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借助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鼓励推行建筑垃圾收运、借助一体化运营,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借助商品认证,完善商品应用标准规范,畅通借助建筑垃圾生产的建筑材料、路基材料等应用途径,明确资源化借助商品的应用范围、用部位等需要,不断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借助水平。
五是推行全过程监管。《建议》需要,各地要打造省级统筹、城市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打造城市建筑垃圾巡查体系,完善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和处置策略备案规范,建设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建筑垃圾全过程电子联单管理,严厉打击违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有效推行全过程监管。
《建议》明确,各地要加快推进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地方立法、健全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及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借助现有资金途径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借助重点项目建设,并加强建筑垃圾处置有关技术和设施设施研发力度,确保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获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