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方经纶)7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目前国内有色金属工业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高,95%以上的铜、铅、锌冶炼产能使用绿色低碳生产工艺。
有色金属策略价值突出、应用范围广泛,既是支撑建筑、机械、家用电器等产业进步的基础材料,也是提高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重点材料,进步前景十分广阔。
陶青表示,为推进有色金属工业优质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进步改革委等部门印发铜、铝、黄金等产业优质进步推行策略,持续推进产业高档化、自动化、绿色化进步。超薄钛材、部分高纯靶材等高档材料获得突破并达成了产业化应用,对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的500千安培以上铝电解槽产能占比已经超越40%,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较世界平均水平低700千瓦时,95%以上的铜、铅、锌冶炼产能使用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有色金属行业的重点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施数字化率较2025年底分别提升了20%、10%。已经培育了9家卓越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工业平均增加值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
十种常见的有色金属产量4031.9万吨,同比增长2.9%;
1—5月,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和收益同比分别增长15.9%、16.9%。
“下一步,大家将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优质进步推行策略,印发推行新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策略,着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下功夫。”陶青表示,在稳增长方面,重视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资源高效借助强保障,以精深加工材料提质优供给,以推进大宗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市场扩需要,推进行业达成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促转型方面,鼓励有色金属新材料、绿色低碳工艺技术革新,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部署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推进AI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
(责编:方经纶、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