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国家数据局6月24日举办“数据要点×”系列第二场媒体发布会。会上,多部门介绍《“数据要点×”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6年)》颁布一年多以来,在政策推进、试点探索、案例示范等多维度发力,获得了一系列亮眼成就。
《“数据要点×”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6年)》将“数据要点×气象服务”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获得了什么效果?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互联网司副司长张洪政表示,在丰富气象数据应用场景方面,中国气象局在去年遴选了两批23个“气象数据要点×”典型案例,深度融入12个行业范围,包含重庆数字防汛、杭州城市韧性规划、四川地质灾害预警、宁波港航调度、广西蔗糖生产管理等场景。
其中,重庆沙坪坝区“数字防汛决策指挥系统”通过融合气象、应对、水利等12个部门数据,构建了流域洪涝、城市积涝数字应用两种场景,推进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化、自动化和扁平化,可以提前6天预测到涨水气象风险、提前1天预测洪峰过境时间及流量。
张洪政表示,中国气象局还启动AI气象预报模型示范计划,公开发布了12种气象行业优质数据集,包含伏羲、盘古在内等14家大模型用气象数据同场竞技。据统计,去年“数据要点×”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有超越20%的获奖项目都融合借助了气象数据。除气象服务赛道外,在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等6个赛道,也有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应用了气象数据。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东兴在会上介绍了“数据要点×”大赛金融服务范围赛道在赛题方向的设置。
蒋东兴介绍,本次赛题设置,中国证监会紧密围绕《“数据要点×”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行动部署,结合目前证券期货行业的实质工作需要,精心设置了“AI条件下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治理”“融合多维度数据进步绿色金融”“提供金融服务范围的数据剖析能力”和“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四个赛题。在以下方面充分发挥证券期货行业的数据要点价值:
一是加快释放乘数效应:鼓励参赛者大胆革新,探索数据要点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数据要点的倍增用途,为证券期货行业带来全新的进步机会与活力。
二是帮助服务实体经济:引导参赛者从实体经济需要出发,借助数据要点SEO优化服务步骤、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实体经济筹资难、筹资贵等问题,促进证券期货行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同进步。
三是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期望参赛者通过融合环保、气象、金融等多维度数据,构建数据模型来评估金融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用途,引导更多资源要点向绿色、低碳范围聚集,推进达成“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的进步目的。
四是有效防范控制风险:强调运用云数据、AI等技术方法,强化证券期货行业监管的精确性与有效性,打破“数据孤岛”,达成对风险的实时监测、精确预警与有效处置,维护市场稳定。
后续,中国证监会将与国家数据局维持密符合作,精心组织准备,确保2025年“数据要点×”大赛顺利举办。
会上,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彭馨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推进“数据要点×”行动中的举措和进展。
第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方面,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革新规划》等文件,对建设国家文物资源云数据,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大遗址展示等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进行了任务部署,提高文物保护借助水平。
第二,为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国家文物局稳步推进国家文物资源云数据库(中国文物云)建设,持续扩大文物基础数据规模,通过全国馆藏珍贵文物调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等重大项目,累计汇聚文物数据总量超180TB。
同时,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水平标准化工作获得显著效果,研究文物数字化标准体系,构建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交换等全步骤构造,提高数据水平和规范化水平;
发布《可移动文物二维数字化采集与加工》《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加工》《石窟寺二维数字化采集与加工》《石窟寺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加工》等4项行业准则,明确行业数字化采集技术与需要。